
在如今这个信息繁杂的时代,AI视频已然成为全球热门现象,尤其是那些奇特而猎奇的AI短视频。想象一下:库里和詹姆斯挤牛奶、百只小猪佩奇涌入宜家、爱探险的朵拉变成巨型吃播。这些天马行空的画面,无疑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好奇心,观看量从TikTok到Instagram均轻松突破百万,甚至一则视频的播放量在短短几日内攀升至2500万次,点赞数更是高达168万。猎奇心理的驱动,让不少观众根本无法轻易划走。
然而,这些AI视频现象的背后,到底是流量金矿,还是精神污染呢?最近,部分媒体形容这些极端猎奇的AI短视频为“互联网的毒药”,引发了人们对内容质量与精神健康的担忧。即便如此,无论是在海外平台,还是在国内的抖音与视频号,似乎都能见到这些神秘视频浪潮的影子。
我以好奇心为动力,花费30美元加入了一个海外AI视频制作的付费社群,试图揭开成功制作这些视频的秘诀。社群创始人“King”便是一位在Instagram上因搞笑视角视频而爆红的创作者。他在社群中分享了AI视频制作的详细流程,声称加入社群不仅是获取工具和教程,更是参与这一新兴潮流的入场票。
进入社群后,我看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宣传,其中包括如何用AI自动化生成视频的具体步骤。整个视频制作流程清晰而简单:首先,利用ChatGPT生成创意提示词,再通过免费的AI工具(如Reve、Midjourney等)实现图像生成,最终合成短视频并配音。这全流程让人觉得制作AI视频可以如此机械化且高效。
虽然AI短视频制作的确引发了新的赚钱方式与爆款的产生,带动了部分经济流动,但人们也必须警惕:“创意与真正的艺术创作始终是一个更具价值的追求。”AI视频的快速传播无疑为我们拓宽了探索与创造的空间,但内容的质量与对观众心理的反思,从未如此重要。我们在流量面前,是否愿意保留那一份真实与独特?这一切,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