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季,胶州湾北岸正以文旅为笔,书写属于自己的“诗与远方”——
从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文旅融合的经验来看,其“破圈之道”无一不是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化竞争。
例如,作为黄河之畔的历史文化名城,河南开封充分铺展“一城宋韵”的独特魅力,通过打造“宋潮”生活体验基地、“宋文化”主题景区,成为经典旅游目的地。广东佛山不仅是制造业重镇,还是陶艺之乡、狮艺之乡、粤剧之乡,通过激活粤剧、功夫、龙舟、龙狮等岭南文化因子,打造广东千古情景区等新地标,成为大湾区文旅目的地重要一极。
对青岛文旅来说,海洋是“超级符号”。青岛的海洋旅游资源丰富,早在20世纪初期,青岛便在中国滨海城市中较早建立起海水浴场、海洋博物馆、汽车俱乐部、运动俱乐部等旅游设施。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文旅业态的不断升级,老青岛海边的土地空间已经不足以承担空间要求更大、功能设计更复杂的文旅大项目。于是,一批体量更大、产业带动性更强且与城市南部具有较强差异性、互补性的文化旅游新载体开始在具有空间优势的胶州湾北岸布局。
从体量上看,东方伊甸园整体占地1200亩,核心项目占地400亩,规划总建筑面积4.7万平方米。以“水”为叙事主线,园区划分三大主题区域,由四大主题场馆、一大戏水乐园、一大无动力乐园、一场夜·湖秀及数十项互动游乐设施设备、近50处创意景观组成,集合了水孕育、水欢乐、水文明、水回馈等主题生态。
如果说过去的文旅像一幅工笔山水,讲究的是框架的完整与景致的铺陈;那么今天的文旅更像一场沉浸式戏剧,观众不再满足于远观,而是渴望走入画中,成为故事的一部分。从“看风景”变为“入剧情”,文旅行业的底层逻辑已发生转变。
在东方伊甸园,对偏爱趣味互动的游客来说,娱乐狂欢游玩线不容错过:在复活树森林的云朵弹跳中释放活力,在盐田剧场观看制盐舞蹈,在水利妙思互动区操作水车,更有高57.4米的天空步道挑战刺激感。人鱼水世界的天空之眼滑道、怒海狂涛造浪池等水上项目也嗨翻全场。此外,这里的20余场全天候特色演艺充分融合中西方元素,将为游客带来不同寻常的视觉享受。
6月21日开业的体育小镇水世界位于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体育场南侧,设有八大项、16个水上娱乐项目。无论是追求刺激的“飞跃眼镜王蛇”“魔力回环”,还是适合亲子共滑的“合家欢滑梯”,都能让游客尽情享受夏日的清凉与欢乐。中央舞台的“激情电音派对”更是在电音、水战、造浪及水上飞人的交织中,打造夏日缤纷派对。
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站在全国首个“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”的新起点上,青岛正加快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。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,需要城市旅游载体不断提升国内国际吸引力、辐射力。
“丝路千古情”大型演艺项目作为上合示范区聚力打造的标志性文旅项目,将为青岛市打造“2024-2025年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”增添亮点。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.9万平方米,将建设剧院、风情街、万国街、穿越街、非遗小镇等8栋单体建筑,涵盖文旅演艺及剧场演出、购物及餐饮、配套娱乐等功能。“目前,项目总进度已完成15%。其中,风情街预计7月中旬实现主体结构封顶。剧院正在开展地下结构施工,预计8月底实现主体结构封顶。项目整体计划2026年暑期竣工交付。”青岛如意湖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增斌介绍。
该演艺项目聚焦齐鲁文化、海丝文化和上合元素,目标是用穿透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天马行空的艺术手段,在凝聚齐鲁大地厚重历史文化的同时,集中展示上合组织国家多元文化、地域风格。“我们将持续深化与宋城演艺合作,提供全链条、全周期、全要素的服务保障,全力推进项目实施,确保如期开园纳客。”上合示范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迟永欣介绍,宋城演艺正同步推进文化采风、规划设计、演出编创等各项工作。
青岛明月·山海间不夜城则抓住了免签政策的机遇。自去年11月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实施免签政策以来,青岛凭借地缘优势成为众多韩国游客来华旅游的“第一站”。城阳区作为青岛对日韩开放的前沿阵地,共有2000余家日韩企业在此发展壮大,3.5万余名日韩友人在此安居乐业。当前,城阳区正以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国际化生态,再度成为韩国友人的打卡热地,而明月·山海间就成了许多韩国旅行团的打卡首站。“篝火秀、不倒翁很精彩”“美人鱼很漂亮,音乐非常好”……明月·山海间常常受到韩国游客的“点赞”。
从长远来看,胶州湾北岸文旅发展仍有许多方面要突破,以迈向新高度。当前,青岛文旅正坚持海陆资源开发、产业培育、生态建设一体推进,市社科院文史所副研究员吕绍勋认为,胶州湾北岸文旅要融入青岛陆地旅游和海上旅游一体化格局,要找到连通陆地和海上的文化脉络,发挥历史遗存、特色建筑、风俗节庆等优势,并通过重点项目贯穿陆地旅游和海上旅游,开发康养、商务、休闲、度假、科教、体育、节庆等旅游项目,实现海陆联动,有效突破季节影响,增加游客逗留时间,疏散市内游客压力。